高温今日返场!河南的高温能热死“花蚊子”吗?

Connor 火币官网入口 2025-07-25 3 0

7月24日,相信不少身在河南东部、南部的朋友已经提前感受到超过35℃的气温,配上不肯让步的高湿度,那种熟悉的、仿佛一头扎进蒸笼里的闷热感,再次笼罩而来。

与此同时,西边的天空却不那么安分,强烈的雷达回波在西北部、许昌、驻马店、南阳一带移动、发展,带来一场场急促的强对流天气。

这只是一个前奏。根据河南省气象台的预报,从今天(7月25日)起至31日,一轮持续性的高温天气将再次笼罩我省,日最高气温将攀升至35℃到39℃。

高温将至,一个话题的热度也随之升高:这么热的天,能把蚊子都热死吗?

这个问题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为河南刚刚经历过40℃以上的酷热,更因为近期广东爆发的基孔肯雅热疫情,其传播媒介,正是河南城乡极为常见的“花蚊子”——白纹伊蚊。

7月21日,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致市民朋友的倡议书。倡议书提醒,广东近期蚊虫已进入快速繁殖期,广东省已发生基孔肯雅热疫情,登革热疫情也进入快速上升期。

根据广东省佛山市各区昨天下午最新的通报,从7月8日监测发现首例输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热病例以来,截至7月22日,佛山市已有5个区报告了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累计报告基孔肯雅热确诊病例3195例。

高温今日返场!河南的高温能热死“花蚊子”吗?

这种蚊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危险。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与媒介生物控制研究所副主任技师赵奇告诉大河报·豫视频记者,白纹伊蚊同时还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的重要传播媒介。这意味着,被它叮咬一口,就可能面临多种病毒的感染风险。

高温今日返场!河南的高温能热死“花蚊子”吗?

展开全文

除了“花蚊子”,河南常见的库蚊可传播乙脑,按蚊则是疟疾的推手。“认清本地的‘主力蚊’,对针对性防控至关重要。”赵奇强调。

那么,即将到来的高温,能否成为我们的“天然盟友”,消灭这些害虫?

科学研究确实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据相关论文介绍,蚊子是变温动物,其活跃的舒适区在25℃至30℃。当气温超过35℃,它们的叮咬活动会显著下降;而一旦暴露在40℃以上的环境中,成蚊将难以存活。上周河南多地出现“蚊子被热死一地”的现象,正是这个原理的体现。

但如果因此认为“全球变暖是好事”,那就大错特错了。

一个令人警惕的事实是:如果不是气候变暖,我们河南乃至更北的地区,可能根本不会有这么多“花蚊子”。白纹伊蚊原是东南亚的物种,正是全球气温的普遍升高,让过去对它们来说过于寒冷的温带地区,变成了可以繁衍的“新家园”。

中国气象局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入汛以来,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历史同期最多,而河南与陕西、山东等省份的气温,均为历史同期最高。

并且包括河南在内的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均比常年同期偏高1至2℃。

气候变暖不仅让蚊子向北扩张,还直接延长了它们的“活跃季”——春季升温更早,秋季降温更迟。

更需要警惕的是,蚊子只有一两个月的生命周期,更新换代极快,这让它们拥有了快速适应环境变化的潜力。我们无法保证,未来的蚊子不会演化出更耐高温的特性。

蚊子是世界上致人死亡最多的动物。当气候的边界被打破,这些微小的“杀手”携带的疾病,也将突破地域的限制。过去被认为是热带专属的疾病,正随着蚊子的脚步向北扩散,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潜在的、长期的威胁。

来 源:大河报·豫视频

评论